行情资讯 捕捉全球市场第一手资讯

“十年化债”已到达半程,区域分化后城投债如何选择?产业债投资看齐权益?大咖这样说

2023-05-26 12:02:00
分享至:
摘要: 财联社5月26日讯(编辑 杨一骏)截至2022年末,中国的债券市场总规模14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债券余额占同年GDP比例的117%。庞大的债券市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被赋予更大的

财联社5月26日讯(编辑 杨一骏)截至2022年末,中国的债券市场总规模14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债券余额占同年GDP比例的117%。庞大的债券市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被赋予更大的使命和责任。城投债的风险、产业债的择券、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对债券投资的指引,都是债券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5月25日苏州召开的联合信用2023信用发展论坛,以“信用赋能债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多位大咖就上述议题分享了观点。

债券市场使命重大,信用赋能债市可持续发展

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金晓虎在致辞中表示,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下,如何打造健康、可靠、透明的信用体系成为未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

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波指出,在新时期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赋予了债券市场更大的使命和责任。而如何让信用的力量赋能债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化解存量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债券融资和投资的市场化进程,是债市各方参与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分化是城投债主旋律,城投转型与隐债化解之路仍漫长

进入2023年,城投无论是融资环境还是债券估值仍呈明显分化趋势。联合信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余雷表示,2023年城投融资总体平稳,区域融资分化仍然明显。城投债估值整体修复,优质区域低评级修复明显,而弱区域“骑虎难下”。对于传统高估值区域,区域基本面实力与非市场化融资是对估值影响较大的因素。另外2022年以来,城投非标与商票风险事件数明显增加,非标风险区域出现扩散。

余雷进一步对城投转型路径和隐债化解方案作出展望。城投转型业务的开展通常通过资产整合、资产盘活开始,逐步对现有的政府控制的资源进行融合和市场化配置;或者通过增加产业链纵深,如基础设施代建转为自营,依托区域内的独特地位及经验发展城市更新、房地产业务等。但当前多数地区可整合的资产的承债能力仍显不足、现金流较少或需要时间培育、存在盲目投资风险等。转型成功案例较少,中短期内投资人仍然青睐与政府关系更加密切的平台。

对于隐债化解,余雷表示,“十年化债”已到达半程,未来隐性债务化解力度不会减弱,对城投整体风险控制有约束作用,也是对城投信用的支撑。纵过往城投兑付危机解决方案,以统筹为主,地方政府仍有较多手段,最终展现的是区域国资整体实力。

产业债投资兼顾区域与行业,可转债择券基于盈亏比

国泰君安证券资管投资经理执行董事胡宇辰就产业债投资逻辑与城投债、股票投资逻辑的异同,分享了其产业债投资的心得。与城投债投资着重研究城投所在区域不同,产业债信用中枢评价基于行业竞争环境、企业增长和盈利、产业政策、营运和财务风险等,这一点和权益投资类似。而产业竞争力又与城投区域实力存在关联性。与权益投资偏好处于发展期的企业不同,产业债投资偏好处于成熟区乃至衰退区的企业,从中挖掘信用资质下行,但短期违约风险较小,市场定价出现偏差的标的。

在可转债投资框架上,胡宇辰提供了基于盈亏比的择券思路。以底价市值作为组合潜在最大回撤的控制参考依据,以目标市值作为转债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参考依据,目标市值与底价市值共同测算盈亏比。

全球格局两大趋势,中国疫后修复需要时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汇丰银行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分享了对全球地缘局势的看法。屈宏斌认为,逆全球化与中美对抗加剧是世界格局的两大趋势,而疫情和俄乌冲突加速了逆全球化与中美对抗。在新趋势下,高通胀、高风险、低增长或将成为新常态。对于中国,全球化的好日子逐渐结束,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终结,重归制造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伍戈认为,重大疫情后的修复没有经验可参考。疫后,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其资产负债表受损后的修复都需要时间。在地产积压需求的释放后,今年中国房地产修复已现疲态,存在二次探底风险,经济环比脉冲后可能回落。

[责任编辑:cj]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新公告

在线客服

立即存款

下载APP